如何形容鈴木一朗心隨意轉的揮棒藝術?我常會想到1996年美日職棒明星賽的這一幕: 操控球棒的魔術師1994年,一朗在日職大放異彩,打擊率.385締造太平洋聯盟史上最高紀錄,單季210支安打則是日職新紀錄,但因為大聯盟球員罷工的關係,導致當年度美日職棒明星賽停辦。所以兩年後,1996年,就成為一朗首度與大聯盟球星正面對決的機會。 一朗在這個系列賽的8場比賽11個打數7支安打,聲勢如日中天。但為什麼特別提到與Pedro Martinez的這一幕?後來一朗在加盟水手的前一年,2000年2月,說出了心裡話: 確實如一朗所言,當年Pedro才24歲,效力博覽會拿下13勝10敗、防禦率3.70,生涯首度入選明星賽,也是他拿下國聯防禦率王(1.90)的前一年。看看一朗這支中間方向強勁滾地安打,除了熟悉的鐘擺打法之外,面對Pedro帶有侵略與擠壓意味的內角偏高速球,一朗依舊能在略微縮起手臂的情況下,精準咬中球心。影片後段、從側面拍攝的慢動作畫面,將一朗心隨意轉的打擊技巧展露無遺。 下面這段影片則是在一朗加盟水手之後,日本節目的特別企劃。節目請到「大魔神」佐佐木主浩擔任餵球投手,然後用各種角度的攝影機及重疊影像來分析一朗的全方位打擊技巧: 面對各種進壘點的來球,一朗都能順勢或推或拉,將球擊往三個外野的方向。最有趣的是從影片第25秒開始,佐佐木主浩指著斜後方的攝影機,問一朗能不能準確命中,一朗在第一時間「哈哈哈」開朗地笑了,感覺這就是個不可能的綜藝梗啊! 結果呢?一朗一擊命中! 從小在神戶市郊長大,一朗和父親都是中日龍球迷,
QT電子自由國度試玩
但很顯然一朗的打擊機制受到前巨人左打名將筱塚和典的影響很大。過去筱塚特別是在打擊低潮的時候,他會進行下列特訓:先將來球連續推打到左外野,接著打向中外野,最後拉打到右外野。 筱塚的打擊機制不僅激發了一朗的「鐘擺打法」,似乎也影響他的打擊練習模式。下面這個小故事,正足以說明一朗對於操控球棒的過人能力。 『非生即死』的打擊訓練2001年開季前,水手重金砸下超過2,700萬美元(三年1,400萬美元合約,加上1,312.5萬美元讓渡費)簽下鈴木一朗。雖然兩年前一朗曾經以歐力士球員的身分參加水手春訓,但當時因食物中毒而縮短行程,
娛樂城優惠
所以水手教練團和球員沒人摸得清他的底細。 當時水手球團呈現一種詭譎的氣氛:教練團焦慮,隊友質疑,而一朗則背負著大聯盟史上第一位日本野手的壓力,還要面對亦步亦趨的龐大日本媒體採訪團。 在仙人掌聯盟(Cactus League)熱身賽開打之後,一朗的表現讓人失望透了,
金旺5298娛樂城
左打的他只是將球軟弱地推打向左外野,一次又一次。不僅教練團焦慮,連隊友也看不下去了。 水手隊友、中繼投手Jeff Nelson回憶說: 先發投手Aaron Sele則說: 最後Piniella受不了,攤牌的時候到了。在一場比賽進行中,Piniella透過翻譯,質疑一朗到底能不能把球打到右外野? 當時一朗只簡短回答:「沒問題。」,接著下一個打數,
線上21點
一朗就把球夯出右外野全壘打牆外! 回到休息區經過Piniella身邊時,一朗笑笑地說: Piniella還能怎麼說?他只能回答: 一朗的作法是:他先在腦中將好球帶外側部分建立起一道牆,然後在練打過程中持續將牆外的球打向左外野。等到打順手之後,再將球推打到中左外野,接著撤下無形的牆,開始拉打到中外野,最後才是右外野。 事實上,上述作法不僅限於筱塚和一朗,部分日職選手也都採用類似的調整方式。只是對一朗來說,
奧林匹斯
隨心所欲、心隨意轉的操控球棒,
電子老虎機
更是來自父親鈴木宣之從他小時候就展開的嚴苛訓練。 這是宣之在為一朗設計、「巨人之星」等級的斯巴達訓練過程中,最誇張的一件事,宣之自己稱之為「非生即死」的打擊訓練。 宣之會站在一朗前面不到兩公尺遠的地方餵球給一朗揮擊。為了不要擊中父親,一朗必須將球打向左右半邊,而且承受完全不能失手的巨大壓力。 這種練習到後來是會致命的,因為從一朗五年級開始,他們改用職棒專用球,在正常揮擊下被打到骨折重傷、甚至致死都有可能,但宣之相信,這是在教導兒子學會控制球棒的過程中,他必須承擔的風險。 結 語下面這些鈴木一朗說過的名言,就算放在職場上也適用: 兒少時『非生即死』的打擊訓練,以及十數年來堅持以好球帶外側為一道牆,進而鍛鍊出的廣角打法,人稱「打擊天才」的鈴木一朗,其實就是靠一年超過360天的苦練,才能造就這位橫跨美日職棒、獨一無二的偉大打者,可不是嗎?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?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!,